在接觸這個名詞之前,我從未想過這些行為原來都是一種勒索。這讓我感到吃驚,讀了這本書我意識到自己也是一名勒索者!
我覺得這本書很棒的地方是除了平易近人的文筆之外,內容分成了好幾個章節,描述了勒索者和被勒索人還有自我成長的篇幅。
所謂的情緒勒索這個概念是由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提出的,這樣的行為很有可能充斥在我們每個生活圈裡面。
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無意中以要求、威脅、施壓、沉默來讓被勒索者產生負面的情緒,例如感到愧疚、罪惡、害怕。
為了撫平這樣的感受,被勒索者往往選擇了妥協和順服,卻讓這樣不健康的關係不斷地重覆發生。
例如為了圓滿父母期望放棄自我的孩子,依著他們要求抉擇了人生大小事,若有不服則會被斥責不孝。
對另外一方毫無空間隱私而言的查情感到不適,卻被對方認為不夠信任、不愛對方甚至被懷疑是否有鬼。
我們總被另一方逼緊得趕不過氣,他們會企圖以言語的方式來向你討一些「東西」,也許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乖孩子、凡事一切以對方為主的戀人、具有佔有慾的朋友們。
那些話語進到了我們腦海裡也許我們當下沒辦法第一時間認出那是種「勒索」,就這樣對他們所說的言詞深信不疑。誤以為自己就像對方說的那樣糟糕惡劣,然後不斷地檢討自己,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價值。
情緒勒索發生的層面很廣,從家庭、朋友、戀人甚至到職場裡都會碰到。甚至很有可能我們自己本身就是一直勒索者。
將這些情緒攤開來檢視便會發現雙方關係是如此地不平等。
許多人都深陷這種不健康的關係裡掙脫不出來,也不知道其實自己碰上的正是「勒索」。
而且往往勒索你的正是與你親密關係的人,許多勒索者因為沒有安全感或是缺乏了其他東西而用言語希望對方妥協,若你做不到他們便會表現出失望、憤怒的樣子。
「因為你_______,所以我才_______。」
「要不是你_______,不然不會_______。」
「你不_______,是不是不_______我。」
是否覺得這樣的句子很耳熟呢?_______中可以替換上各種的用詞,相信各位對這三句範本句子不會感到陌生。
那麼為什麼被勒索的我們卻難以拒絕對方的勒索呢?
勒索者明白被勒索的那方在乎什麼,利用這些資訊抓到你心裡的弱點來壓榨你,讓你覺得愧疚罪惡。
而被勒索的我們常常因為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與文化價值觀還有與勒索者的關係給綁架了,就這樣我們選擇了順從。
情緒勒索有六個特點
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
情緒勒索牽扯了自我價值感、罪惡感、安全感。
「我以為你是個會懂得珍惜我在乎我的人,是我自己誤會了,我會自己消失不打擾你。」
我以為你是個會懂得珍惜我在乎我的人-貶低了你的自我價值感,讓你覺得自己做錯了很嚴重的事情。
是我自己誤會了-藉由言語讓你感到罪惡感、良心不安。
我會自己消失不打擾你-以離開、遠離作為威脅讓你感到不安。
容易被勒索的人可大概分類成:
想當好人-怕被認為不好相處
在乎他人想法→很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怕一不順從對方對他的想法就變得不好
自我價值感低→對自己信心不夠,當面對於對方言語上的勒索會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想得到他人肯定→需要他人的誇獎來確定自身價值
對權威過度地遵從→緊抓著傳統思想無限上綱的敬畏「權威」,即使對方提出的要求並不合理。
其實可以發現很多點都是互相關聯的,這並非可以單一抽出來討論的。
當我們面對別人的要求時有時候真的難以拒絕,很擔心如果就這樣拒絕了會不會造成什麼後果,也許是他人的閑言言語?或是對方覺得被拒絕而對你感到不諒解。
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沒有劃清「情緒界線」,和對方的勒索糾纏不清。
當然要理清這些勒索是不容易的事情。
一些勒索者會將自己的需求無限地放大,忽視了他人的感受需求,利用言語讓你感覺到他的事情最緊迫最重要你的事情沒那麼重要,將這樣的感受轉嫁到你身上使你感到壓力,讓你覺得「咦好像不幫忙真的不行耶」的想法。
也許久而久之這些都變成「合理」的要求,起初只是出自於好心的幫忙,到了最後卻變成一種「義務」。
有時候勒索者受到不如意的事情或是被拒絕了,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羞愧感覺得自己這樣很丟臉,就會為了讓自己感受好一點將這些感受投射到讓他感受到這些的對方身上,也就是說有點像是惱羞成怒的遷移到對方身上。
會覺得說「是你_______,才會讓我_______。」
也有些勒索者始終沒有去面對自己心裡面的疙瘩,當再次碰到相同情形便會感到「既視感」,將過去的情緒記憶和現在所碰到的事情聯合在一起,變成了新的恐懼感、不安全感。
這類型的人往往沒有安全感,碰到了類似的情景就會害怕舊事重演,而將這樣的心情投射到對方身上。
例如曾經被劈腿的人投入下段感情中,會十分擔心對方是否也會出軌。
然後會想要阻止「結果」發生,採取了一些防範的方式,例如照三餐查勤、不准對方和異性來往等等。
除了沒有誠實面對自己過去的傷害,意識到這些都是源自他心裡的不安之外,也沒有分清楚「界線」。
忘記了彼此仍然是獨立個體的事實。
常常忘記我們都是獨立個體這件事情也時常發生在原生家庭裡,也許家庭正是情緒勒索的最大宗。
許多父母企圖去掌握孩子的所有,不管是課業、交友、生涯規劃甚至是婚姻,以「怎麼這麼不孝」來脅迫孩子順從自己的安排,和孩子緊緊地綁在一起沒有自己的空間所在,模糊了彼此之間的界線。
該學會放手是他們該學的人生課題之一,我們無法永遠陪著孩子飛,總有天也得讓他出去闖蕩成立自己的家庭。
當然勒索者並非只在乎自己,有時候相反地正是因為太在乎對方而容易產生挫折感,無法理性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也有另外一種的勒索者是相反者,在乎自己多於在乎別人,一直覺得自己被虧待、被虧欠,
也許是源自於他們過去總是受委屈的經歷造就現在的他們,希望能夠彌補過去沒有得到的那些事情。
勒索者心裡的不安其實也不少於被勒索者。
對我來說兩者是一體兩面的,彼此互相影響著,有點像是無限輪迴重複地播放。
勒索者沒有學會正確的方式去和對方表達感受,表達自己的不安,想要緊緊抓著不讓對方離開自己卻適得其反。
也許勒索者是愛對方的,卻用了愛的相反去對待對方。
說到底,我想是我們沒有學會去尊重對方,和尊重自己。
總是覺得自己不好,是不是自己不值得被愛。不斷地懷疑自己,用自卑和不安全感去束縛著別人,也許我們都曾是勒索的被害者,但我們也變成了勒索者去傷害別人。
該明白的是我們彼此都有條界線,他是他,我是我。
我們可能會為了迎合這個世界而改變了最初衷的自己,久了都覺得自己是如此地虛假。害怕真實的自己顯露出來是不是就會被不喜歡,擔心真正的自己不夠好所以掩蓋了厚厚一層的假貌披在身上。可能變得很軟弱或是變得強硬不肯退讓。
接納自己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們能先開始試試看的事情就是停止批判自己。
停止不再對自己如此的嚴苛,別再覺得沒有達到對方希望的樣子就是很爛的人,不斷地看低自己的價值。
試著重視自己,別再去執著過去那些勒索的言語,很多話只是為了讓你就範為了讓你受傷而說出的,那一些可能都不是真的。
長期掩蓋著自己,別人看不見最真實的你,錯過了這樣的你。
若曾遇見過一個讓你放心做自己顯露出自己脆弱面的人、不管怎麼樣都喜歡你的人,也許就會懂這樣的感受,他愛你的真實樣子。
很多話語註定只是擦肩而過,別緊抓著那些碎屑不放,誤將那些負面情緒視為自己的真實存在。
我們不會去對著一台載滿垃圾的垃圾車生氣,正如我們也無需去跟對方拋出來的壞情緒有所太大的反應,或是覺得自己不好。
如果我們都學會了尊重他人和接受自己,我們便不再那麼張揚舞爪地去對待他人,也不再籠罩著負面情緒去勒索別人,或是讓別人來勒索你。
情緒勒索有點像是一場交易,得雙方點頭一致同意才會成立。
我們不需要輕易地妥協對方。
我們沒有義務要因為對方無法坦然處理自己的情緒去負責。
因為你就是你。
留言
張貼留言